- 积分
- 83
- 主题
- 贡献
-
- 金币
- 币
- 精华
- UID
- 9
- 积分
- 83
- 帖子
- 注册时间
- 2009-8-12
- 阅读权限
- 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发表于 2009-8-12 23:14
|阅读模式
柏林 (Berlin),德国首都,德国的最大城市。位于中欧平原施普雷河注入哈弗尔河口处。柏林是德国第一大城市,有750年历史,2000年成为德国的新首都。柏林的建筑多姿多彩,蔚为壮观。人们徜徉街头,随处可见到一座座古老的大教堂、各式各样的博物馆和巍然挺立的连云高楼。既有巴洛克风格的灿烂绚丽的弗里德里希广场,也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申克尔剧院,既有富丽堂皇的宫殿,也有蜚声世界的现代建筑流派作品。这些美不胜收而又经历了历史沧桑的各具特色的建筑,使人强烈感受着柏林的古典与现代、浪漫与严谨的氛围。柏林是座文化名城,全年几乎都有文化节,常常瞬眼间,街道就变成了舞台,行人变成了观众。
柏林是世界重要的文化学术交流场所之一,有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电影节、还有音乐剧目“巴黎圣母"和众多国际著名的展览和博物馆。
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韦尔河流经该市。柏林扼东西欧交通要冲,北部距离波罗的海、南部距离捷克均不到200公里。柏林位于欧洲的心脏,是东西方的交汇点。城市面积883平方公里,其中公园、森林、湖泊和河流约占城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整个城市在森林和草地的环抱之中,宛若一个绿色大岛。 现有居民约340万。
从十九世纪普鲁士王朝开始,柏林一直是"日耳曼帝国"的首都。柏林早在13世纪时已成为贸易集镇,17世纪发展成为地方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它是德国首都和最大城市。战后,东、西柏林分道扬镳、各自发展。1990年两德统一,柏林结束了一个城市、两种制度的局面,重新成为德国的首都。
柏林经济、文化事业均非常发达。鸟瞰柏林,其周围被森林、湖泊、河流环抱,城市仿佛沉浸在一片绿色海洋中。施普雷河从南面缓缓流过市区。亚历山大广场电视塔,四周环以现代化的旅馆、商店、会议厅、教师会馆等大型建筑,气魄雄伟、造型美观。库尔费斯腾达姆商业街长3千米,商店、服饰店、画廊鳞次林比。著名的菩提树街,是欧洲最著名的林荫大道。
此外,用乳白色花岗岩筑成的勃兰登堡门、有800年历史的圣母教堂、市政厅、博物馆岛上的古老建筑群、"水晶宫"共和国官、洪堡大学等亦十分著名。古老的夏洛特堡宫周围分布着埃及博物馆、古董博物馆、史前早期博物馆和应用美术馆等重要文化建筑,其内收藏着许多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古老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直侧建有八角形的新教堂。1957年落成的银色、屋顶呈蚌壳状的会议大厅是现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柏林还是世界重要的文化学术交流场所之一,建有现代化的国际会议中心。两年一度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也吸引着世界级影星和电影爱好者的关注。
柏林作为德国主要的工业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机器制造、化工、印刷、纺织和食品加工等。
柏林还是国际交通枢纽。1838年柏林-波斯坦铁路通车,揭开了欧洲铁路时代的序幕,1881年,世界上第一辆有轨电车在柏林投入使用。柏林地铁始建于1897年,战前全长达75公里,设有92个车站,为欧洲最完善的地铁系统之一。现在的柏林有3个主要机场,3座国际性火车站,公路长5170公里,公共交通网2387公里。
1994年4月5日,柏林与北京结为友好城市。
自然气候
柏林市处于德国东北部的低地平原上,平均海拔在70米以下,纬度较高,因而一年四季气温较低,但柏林即使是冰冷刺骨、湖面冰封的时候,也算得上非常美丽,不过不容质疑这是个适合夏季旅游的城市。因为从5月开始,严冬般的柏林才开始转暖,而9月以后柏林又开始进入"严冬"了,所以去柏林旅游,最好避免冬季出行。
柏林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型,年平均气温9.4℃。冬季较冷,1月平均气温-1℃;夏季凉爽,7月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 580毫米,年内分配较均匀,惟夏雨略多。冬季常有降雪,降雪约占年总降水量的1/4~1/5。年平均积雪期50天。
地理环境
地处北德冰碛平原上,地势低平稍有起伏 ,平均海拔35米。自然最高点位于克罗伊茨堡,海拔66米。施普雷河横贯市区,西流注入哈弗尔河。后者蜿蜒曲折,形成串状哈弗尔湖泊群,东端分布有米格尔湖等湖群,大湖泊成为城市的水源,有几大片森林分布其间。因多森林、湖泊 ,被誉为“森林与湖泊之都”。
历史沿革
勃兰登堡公国
柏林是一个很古老的城市。这里最初是易北河东北的一片沼泽地,有西斯拉夫人部落的两个聚落点,名字分别是柏林(Berlin)和科恩(Colln)。直到12世纪,日耳曼人驱逐了定居在这里的斯拉夫人后,才在施普雷河畔建立两个村镇,并且沿用了其斯拉夫名字。柏林在1237年建成,位于施普雷河东岸,是商人的聚居区,科恩位于施普雷河西岸,是渔村。
1307年,柏林和科恩合成为一市,名字定为柏林,在阿斯卡家族的统治下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14世纪,柏林加入波罗的海和北欧的重要商业同盟——汉萨同盟。但是此时的柏林只是神圣罗马帝国边疆的一个荒蛮城镇。
1411年,来自德国西南地区的霍亨索伦家族的腓特烈出任边境总督(Markgraf),平定了该地区的战乱,并成为勃兰登堡选帝侯。从1415年起,柏林成为勃兰登堡选帝侯的首府。1640年到1688年,腓特烈·威廉一世(大选帝侯)开创了柏林在文化和艺术上的繁荣,兴建了皇宫、军械库、教堂和波茨坦离宫,为柏林赢得了"施普雷河畔的雅典"的美誉。
普鲁士王国时期
1701年,选帝侯腓特烈一世加冕为普鲁士国王,柏林成为普鲁士王国的首都。从18世纪的腓特烈·威廉一世和腓特烈大帝开始,柏林在中世纪的老城区西部修建了大量的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建筑,组成了被称为“腓特烈城”(Friedrichstadt)的新城区。其西部边界是三座广场及城门:巴黎广场和勃兰登堡门(Pariser Platz und Brandenburger Tor);莱比锡广场和波茨坦门(Leipzig Platz und Potsdam Tor);美盟广场和哈勒门(Belle-Alliance Platz und Hallesches Tor)。
柏林在七年战争中曾被奥地利和俄国军队占领,1806年被法国军队占领。虽然城市没有遭到严重的破坏,但是拿破仑下令将勃兰登堡门上的胜利女神马车拆下来运回法国,并于1814年才归还。
从19世纪初开始,柏林再次进行大规模扩建。建筑师朗汉斯(Langhans)和申克尔(Schinkel)修建了众多新古典主义纪念建筑,如国家剧院、远古博物馆、国立美术馆、勃兰登堡门、菩提树大街,以及博物馆岛的众多博物馆建筑:老博物馆、新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帕加蒙博物馆、腓特烈皇帝博物馆。柏林为此获得了“施普雷河畔的雅典”的称号。
另一方面,普鲁士皇家园林总监林奈对柏林的城市绿化作出了出色的规划,建设了以柏林动物园为中心的大规模城市绿化带,修建了由菩提树大街和夏洛滕堡大街组成的柏林“东西轴线”,连接起柏林东部政府区与西部商业和园林区。
1810年,柏林大学成立。从1837年起,普鲁士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在柏林建立起西门子等工厂。1848年革命时,柏林也发生了起义。
德意志帝国时期
1862年,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首相。1871年,柏林成为德意志帝国的首都。1894年,建筑师瓦洛特建造了国会大厦。
到20世纪初,柏林已经在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上达到伦敦、纽约和巴黎的水准,成为又一个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期间柏林建造了大量的道路、桥梁、地铁和车站建筑,兴建了豪华的办公大楼和商业区、住宅区,在1900年,柏林人口已经达到270万。
魏玛共和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给柏林带来严重的破坏,但是在1919年柏林爆发了工人起义和内战。1920年发生了卡普暴动。同年4月27日,柏林同其周围的8个城镇、59个村庄合并为“大柏林”,柏林的人口一夜之间增长了一倍,达到400万。在深受20年代经济危机之苦的同时,柏林也进入了新思潮、新艺术层出不穷的时期,这段时期被称为柏林的“黄金的艺术年代”。
第三帝国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同年2月27日发生了国会纵火案。1936年在柏林举办了第16届奥运会,纳粹德国将其作为展示自己的橱窗。1938年的水晶之夜事件中,柏林发生了打砸抢犹太人财产的事件。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希特勒幻想在战后将柏林建设为其欧洲帝国的首都,更名为“日耳曼尼亚”(Germania)。他的御用建筑师斯佩尔为此设计了庞大的沙盘模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由于盟军的空袭和苏联红军的进攻,柏林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1943年11月22日,英国皇家空军派出764架轰炸机,展开大规模轰炸柏林的“柏林战役”,炸毁了东起蒂尔加滕和夏洛滕堡、西至斯潘道和西门子施塔特的整片区域。从1943年11月到1944年2月,“柏林战役”一共对柏林发起13次大规模空袭,其中9次的轰炸规模在500架以上,摧毁了柏林1/4的市区,四郊和市区内的150多座电气、军火、通讯设备和轴承工厂,炸死1万多人,并使150万人无家可归。市区90%的建筑被摧毁,树木全部被砍光,水电系统也遭到破坏。
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调集了22000门大炮和白俄罗斯方面军的10个集团军,开始对柏林的总攻。5月1日苏联红军的旗帜插上了勃兰登堡门和国会大厦。5月8日德国投降。
冷战时期
随着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不仅仅德国,而柏林也按照战前柏林的行政区界线被分成两个部分——由苏联控制的东柏林(范围包括战前23区中的12个区),以及由美国、英国、与法国控制的西柏林。柏林变成了苏美冷战的聚集点。
1948年为了反对盟国在德国西部实行的货币改革,以及迫使盟军退出柏林,苏联对柏林展开了长达半年的封锁。盟国通过柏林空运挫败了苏联的企图。
1953年6月17日,东柏林工人展开了抗议生活水平下降而举行起义,起义不久即被苏联军队镇压下去。1958年11月10日,赫鲁晓夫宣称四大国对柏林的占领已经过时,要求美英法从西柏林撤军,并称6个月之内西柏林应当成为苏军可以自由进出的“自由城市”。
由于大量东德居民通过不设防的柏林分界线涌入西柏林和西德, 1961年8月13日,东德建起了柏林墙。10月25日,美国坦克开到弗里德里希大街南部的查理检查哨,试图进入东柏林,与90米开外的苏军坦克对峙了16个小时。此后柏林成为东西方意识形态交锋的最前沿。
由于存在种种历史问题和制度上的缺陷,1989年,东欧国家民众掀起了对社会主义和**政权的总抗议。1989年11月9日深夜,东德被迫宣布开放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柏林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柏林墙被拆除。
1991年,德国议会投票决定在2000年之前将首都从波恩迁回柏林。此后柏林展开了大规模的重建工作。在国会大厦北面修建了新的国会和总理府。以前是柏林墙脚下布满地雷的警戒地带的波茨坦广场重新成为柏林的商业中心。德国已经恢复了其在欧洲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地位。
行政区划
柏林原来分为23个区。2001年1月,柏林实施行政改革,把23个区合并为12个区(Bezirke)。每一个区再细分成为分区(Stadtteile),代表着传统的都市化地方。在行政改革以后,地方政府之间的重组仍然不断。现时,整个柏林的12区合共有96个地方政府,而每个地方政府亦再由数个街道(Kiez)组成。
柏林12区都有各自的区议会(Bezirksamt),有五位评议员(Bezirksstadtrate)及一位区长(Bezirksburgermeister)。区议会成员由区大会(Bezirksverordnetenversammlung)经选举产生。不过,柏林市的区并不是独立的都市,因为区政府的权力有限,而且隶属于柏林的参议员。各区的区长合组成为区长议会,并由柏林市的市长领导,向柏林参议员提供意见。
分区并没有各自的政府。
人口状况
总人口 (2006/11) 3,405,000
人口密度 3,818/km2 (9,889/mi2)
市区 3,700,000
都会区 4,262,480
经济概况
柏林是德国主要工业区。工业以电机、电子、仪器、仪表最为发达,其次是机械、冶金、化工、服装、食品加工、印刷等部门。工业多分布在城市边缘的施潘道区、夏洛滕堡区、克罗伊茨贝格区、滕珀霍夫区及克珀尼克区、特雷普托等工业区。农业用地在柏林面积中占相当比重,为其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是附近地区尤其是东部腹地生产的小麦、燕麦和其他农产品的集散地。交通发达,有环形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大动脉,并与多条铁路交会,加之空中走廊可与全国各地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主要城市联系便捷。
交通网络
柏林是国际知名大城市,人口密集,也是旅游城市。可是一点也不堵车,原因是平常私家小车并不开出。人们不是坐地铁、轻轨、公共汽车,就是骑自行车。柏林有9条地铁和15条轻轨,以及有轨电车,有环形的和大量穿越而向外辐射的,织成了一张大网,四通八达,构成了欧洲最大的交通网络之一。车辆间隔时间很短,随时有电子提示,哪辆车还有几分钟到。到柏林的人,大部分人都坐火车进去,坐火车出来,不坐出租车,直接坐地铁,换轻轨,很是方便。所以,柏林的环境、天空是比较清澈的。
柏林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柏林地铁共有9条线,170个车站;柏林城铁则有15条线,166个车站;而柏林也拥有世界上历史最久的有轨电车系统之一,拥有398个车站。
柏林有3个商用机场——泰格尔国际机场(TXL),坦佩霍夫国际机场(THF)以及舍奈费尔德国际机场(SXF)。在2007年,三个机场共接待了超过2,000万旅客,航班可到达世界上的173个目的地。坦佩尔霍夫机场近年仅处理国内短程航班,已在2008年关闭。同时舍奈费尔德机场已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扩建,至2012年,柏林所有的商用航班都会转移至该机场,而届时泰格尔机场也将永久关闭。
观光游览
柏林经济、文化事业均非常发达。鸟瞰柏林,其周围被森林、湖泊、河流环抱,城市仿佛沉浸在一片绿色海洋中,施普雷河从南面缓缓流过市区。亚历山大广场电视塔,四周环以现代化的旅馆、商店、会议厅、教师会馆等大型建筑,气魄雄伟、造型美观。库尔费斯腾达姆商业街长3千米,商店、服饰店、画廊鳞次栉比。著名的菩提树街,是欧洲最著名的林荫大道。此外,用乳白色花岗岩筑成的勃兰登堡门、有800年历史的圣母教堂、市政厅、博物馆岛上的古老建筑群、“水晶宫”共和国宫、洪堡大学等亦十分著名。古老的夏洛特堡宫周围分布着埃及博物馆、古董博物馆、史前早期博物馆和应用美术馆等重要文化建筑,其内收藏着许多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古老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直侧建有八角形的新教堂。1957年落成的银色、屋顶呈蚌壳状的会议大厅是现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市内米特区西南缘挺立着勃兰登堡门, 是曾经作为柏林象征的凯旋门,建于1791年,全部用乳白色花岗岩筑成,门楼上耸立着用青铜铸造的胜利神像。勃兰登堡门东侧延伸着菩提树下大街,为长1.2公里,宽 60米的林荫大道,两旁宫殿林立,和现代化建筑群交相辉映。威廉大街由北往南穿过菩提树下大街,曾是希特勒政府活动中心。东为亚历山大广场,有新建的办公大楼,是原东柏林市政府所在地。旁有宏伟的共和国宫,外表全部用巨型特制玻璃镶嵌而成,是原民主德国人民议院召开会议的大厦。勃兰登堡门西侧有过去的帝国大厦,已部分修复。往西蒂尔加滕区中耸立着1957年落成的议会大厦,是现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在此举行过上百个国际会议。该区西端为柏林动物园,建于1841年,饲养着许多珍贵动物,为世界最大的动物园之一。蒂尔加滕区西南延伸着库尔菲尔斯特达姆林荫大道,两旁现代化商店林立。柏林植物园和植物博物馆建于17世纪,原是皇家花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市区西部沿哈弗尔河分布着大片湖泊和森林,其北是奥林匹克体育场,1936年为举行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专门修建,体育场周围有占地 100多公顷的游泳场、冰球场、网球场和赛马场。市内还有洪堡大学(建于1809 年)、自由大学 、艺术科学院、博物馆、图书馆及歌剧院等文化设施,文化事业发达。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宜人的景观,旅游业发达。
著名景点:柏林中央车站、博物馆岛、德国总理府、德国科技博物馆、德国国家博物馆、国会大厦、勃兰登堡门、6月17日大街、菩提树下大街、查理检查站、柏林电视塔、波茨坦广场、御林广场、圣赫德韦格大教堂、柏林大教堂、尼古拉小区、亚历山大广场、柏林动物园、选帝侯大街、夏洛滕堡宫、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东柏林、西柏林、圣母教学、市政厅、共和国宫、威廉皇帝纪念教堂、仁义大厅等
文体教育
柏林位于东西欧交通要道。柏林城市仿佛沉浸在一片绿色海洋中,施普雷河从南面缓缓流过市区,普鲁士风格的古建筑与现代化的商业摩天大楼交相辉映。柏林正在重建“文化之都”,现有3座歌剧院、整个大型管弦乐团和几十座剧院以及无数的世界级博物馆。柏林的建筑多姿多彩,蔚为壮观。即有巴洛克风格的灿烂绚丽的弗里德里希广场,也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申克尔剧院,既有富丽堂皇的宫殿,也有蜚声世界的现代建筑流派作品。柏林是座文化名城,全年几乎都有文化节。
文化
柏林拥有众多的歌剧院、剧院和乐团。同时还有大量的电影院、夜总会和舞厅。
德意志歌剧院(Deutsche Oper Berlin)
国家歌剧院(Deutsche Staatsoper)
轻歌剧院(Komische Oper)
柏林剧团(Berliner Ensemble)
柏林剧场(Schauspielhaus Berlin)
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
体育
柏林体育运动队列表:哈化柏林 (德甲足球联赛)
柏林曾在1936年成功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
教育
柏林有四个比较著名的大学:
柏林自由大学
洪堡大学
柏林技术大学(柏林工业大学)
柏林艺术大学
著名人物
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
约翰·戈特弗里德·沙多(Johann Gottfried Schadow)
威廉·冯·洪堡
亚历山大·冯·洪堡
库尔特·图霍夫斯基
玛莲娜·迪特里茜
贝尔托·布莱希特
埃里希·米萨姆
沃尔特·格罗佩斯
阿道夫·希特勒
体育
柏林体育运动队列表:
柏林赫塔足球俱乐部(德甲足球联赛)
柏林曾经在1936年成功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于70年后举办2006年世界杯足球大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