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足球网提供实况足球、足球经理、FIFA系列、NBA2K等足球游戏交流!

ET足球网

查看: 526|回复: 0

[资料] 拜仁式壓迫防守深度分析

发表于 2017-1-20 15:39 |阅读模式
譯者按:

1.本著忠實原文,分享觀點,清新易讀的原則,括號內文字均為譯者注,以保證不破壞原文基本行文的前提下,填補一些中文思維邏輯上(可能出現)的空洞。

2. 此文源網站并非一個一般的新聞網站,用創建者的話來說是他們嘗試在做的一個”工程(Project)。所以此網站到如今,已有一套自己的技戰術觀,思路和用詞,并被作者想當然的應用于寫作中。所以單看這篇文章,某些地方或略顯突兀。有心人不妨瀏覽下他們的Taktiktheorie和Taktiklexikon,有助于對文章的理解;當然是否同意這些觀點和理論,另論。我在接下來也會慢慢嘗試系統的翻譯下這一塊,已備不時之需。

3. 作為自認為資深的BVB粉(至少德甲范圍內,至少瓜帥和勞爾還沒來之前--b),請相信選此文并作為系統翻譯介紹此網站的首篇的中立性,我是流著淚翻譯完畢的XD。樂見五湖四海各種嚴肅的灌水和輕浮的戰術討論,請勿人人身攻擊。若確有需要,請取道原文鏈接,適當借助google translator,以保證信息傳遞的準確性。

關于多特蒙德在過去兩個賽季成功的秘密,不論是媒體,專家還是來自兩個陣營(譯注,拜仁慕尼黑和多特蒙德)的球迷看法都是一致的:成功的戰術布置,尤其是對壓迫式防守以及半場反搶的有效使用。

在這篇文章我們就將試著從技戰術的角度分析拜仁在無球時對壓迫式防守的戰術運用。其中包括對拜仁本賽季比賽中的一些典型場景加以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統計數據以及總體的戰術解析。

兩樁意在“壓迫”的王牌轉會

過去幾個賽季,僅就影響力和轉會費來說,拜仁有三樁打眼的轉會。其一是創記錄的3千5百萬歐元購入馬里奧-戈麥斯,其二則是從始至終充滿爭議的從沙爾克04挖來馬曼努埃爾-諾伊爾的轉會,無論媒體還是非拜仁球迷當時都對其嗤之以鼻,最后一樁則是本賽季以4千萬歐元買入哈維-馬丁內斯。“4千萬先生”肩負著一雪上賽季“三亞王”(譯注,原文是雙亞王,德語語境里,聯賽沒有亞軍只有第二名)恥辱,重整拜仁的重任。

因本賽季上半段傷病纏身,上場機會有限,馬里奧-戈麥斯在拜仁緊逼戰術中的作用,本文暫且不表。雖然他一直為人所詬病說踢法太“老派”,但以筆者鄙見,戈麥斯絕不是一個只會站著等隊友喂球的老派中鋒,相反,在范加爾時代的壓迫式控球體系中,特別是半場反搶中他已證明過自己的能力。縱然,這一能力實已漸漸退化。

相反的,說哈維-馬丁內斯和曼努埃爾-諾伊爾在各自位置上的踢法充滿現代性,當無爭議。正因兩個人同樣肩負著撐起球隊防守骨架的重任,我們不妨從他們兩人入手。

諾伊爾該算得上是“預判型門將”的代表。有時候,他的臨場判斷和行動對于一個門將來說,會非常惹眼,甚至讓人覺得過于冒險甚至有些笨拙,有時候,他的機智似乎又完全不顯山露水。比如在德國國家隊2012年對陣荷蘭時有一幕,羅本在前場接到隊友送出的直塞球時,諾伊爾便果斷棄門出擊,當羅本帶到禁區正欲調整準備打門,諾伊爾就撲了上去 —— 雖然沒撲到球,但也讓羅本失去重心,錯失單刀。若待羅本拿球調整完畢,再和諾伊爾在小禁區一對一,諾伊爾必定勝算無幾。

相似的一幕也出現在本賽季拜仁對漢堡的比賽,他幾乎用同樣的方式將孫興民從一個絕佳的打門位置逼迫到一個很難起腳的位置,并籍此贏得隊友回防的時間。當然,這招也并非百試不爽,上賽季美因茨的伊萬施茨和門興的帕特里克-赫爾曼都曾將冒然出擊的諾伊爾順勢晃開;其中一次隊友也沒來得及再回防(當然更主要還是因為羅伊斯精準的傳球和赫曼漂亮的突破);另外一次,回防的隊友一樣被伊萬施茨毫不留情的過掉。

而諾伊爾也并不僅在被動防守時才偶露崢嶸。在歐錦賽德國對意大利的半決賽進行到尾聲時,諾伊爾就曾沖出禁區頭球解圍一個長傳球,當皮爾洛不等皮球落地再次直接吊給前鋒時,又是諾伊爾在身旁全無本方后衛之時,奮力一頂把球頂到中圈(!)附近。化解意大利一次的反擊的同時,又發起了德國隊的新一波進攻。

更驚人的一幕出現在本賽季拜仁對勒沃庫森的補時階段,落后一球的拜仁全線壓上,諾伊爾也客串起后衛,在將一個對方解圍球停大以后,將錯就錯,和迎上來的防守隊員一個對腳,搶下皮球,還幸運的形成突破,然后分邊 …—— 要不是最后隊友將邊路傳中頂在門梁上,現在估計每個拜仁球迷的家里都供著一尊諾伊爾的銅像了吧。


號稱拜仁殺手的萊萬多夫斯基,本賽季都被他晃過兩次了:一次是在聯賽;另外一次在開賽前的超級杯,出擊的諾伊爾佯裝要直接大腳解圍,結果腳踝一抖輕輕卸下皮球,晃開萊萬,將球撥給了博阿滕。
憑借這種不光局限在禁區內,必要時甚至能延伸至球門外30米處的控制力(當然本賽季對陣門興的比賽里面,是真的有點過了),讓拜仁可以大膽前壓,而不用顧忌場上的10名隊員和守門員中間形成太大空檔——因為諾伊爾同樣能跟著壓上,甚至為壓上的隊友補位。當然了,他的大腳開球和大力手拋球組織進攻,快速的反應和強烈的求勝欲,也都讓球隊受益匪淺。


而關于馬丁內斯的風格,筆者找出了這賽季中的兩個典型場景:

對陣漢堡,全場比賽70分37秒
從圖中顯見,馬丁內斯是如何認清比賽局勢并隨之往邊路進行補位的。拉姆在進行前場逼搶時,將和自己對位的對方球員引向中路,然后順勢與施魏因施泰格圍堵住漢堡中場中路接應的球員。在托馬斯-穆勒還未回防到位的時候,這時是馬丁內斯及時發現了本方右路露出的空檔,并立刻后撤補位。
漢堡以少打多的反擊便隨之受阻。而杰羅姆-博阿滕也可以繼續盯住對方中鋒。我們不妨針對這一場景做一些有趣的假設:如果漢堡仍然勉強把球傳到了自己左路球員的腳下,那博阿滕和馬丁內斯便都有機會截住皮球。博阿滕可封住中路的傳球路線,這時阿拉巴會往中路靠,而托馬斯-穆勒也已退回來幫助防守。這樣基本上漢堡就會陷入二打五的局面,而拜仁五人中的三人都有上搶斷球的機會。
而如果漢堡將球傳到中路自己中鋒腳下,那他首先會是一打二——但如果馬丁內斯這時沒有往邊路補位,那博阿滕就不得不往邊路拉一下,這時候漢堡打一個長傳交到邊路就能形成突破,或者邊鋒不停球直接再將球往中路自己中鋒的跑動路線上送,都有可能形成威脅。
另一個場景也同樣能清楚展示馬丁內斯在防守中起到的不起眼卻重要的作用。在馬丁內斯轉會拜仁后,我就曾在一次采訪中說過:
“馬丁內斯的特別之處在于,他在防守中的總是會試圖直接搶斷而非只是延緩進攻。而憑借極強的運動能力和技術,他在搶斷成功后甚至可以立馬又投入到進攻中。當然不可否認,這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和很大的跑動強度。”
(我補充一點,說“總是”當然是排除不得已卻必要的戰術犯規了。不然,他的價格估計還得翻一番)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拜仁對瓦倫西亞比賽時的一個有代表性的場景

對陣瓦倫西亞,44分52秒
如圖,這場客串左后衛的巴德施圖伯已盯住了對方右路突前的球員,而丹特在后輔助伺機補防,博阿滕則盯住對方突前的中鋒。這時候局勢的發展和之前的場景有相似之處。當對方右路一名球員得球時,他身后的隊友已被里貝里盯死。又因為施魏因施泰格站住了中路,這時漢堡拿球隊員唯一但也很艱難的選擇,就是將球交給施魏因施泰格和克羅斯之間的隊友。可未等拿球隊員將球傳出,馬丁內斯便已經從身后嘗試搶斷。
他不(光)是讓拿球隊員失去平衡或將球截下,而是直接將球捅掉;當然也沒有瞎捅,而是直接捅到里貝里腳下。就這樣球既不是被踢到一個五五開需要隊友去對腳的地方或者直接出界(那對方還是將繼續控球),而是直接回到了拜仁球員的腳下。里貝里這時選擇就很多了。可以將球交給中路的施魏因施泰格,也可以回傳給拉姆或者諾伊爾。其實理想的選擇應該是交給施魏因施泰格來從中路開始組織進攻,不過里貝里可沒這么想:他得球后立刻轉身尋求突破,雖沒過去,倒也造成一個界外球,拜仁繼續控球推進。
馬丁內斯在邊退邊防延緩對方進攻方面可能不及路易斯-古斯塔沃,但在搶斷方面更勝一籌。他的一對一爭搶,很多時候都能直接為本方奪回球權,而非僅將球打到一個五五開的位置,最壞的情況也是讓對方的拿球隊員很難再輕松發動進攻。
除了巴斯克人(或直稱馬丁內斯?)和諾伊爾外,還有另外兩樁轉會,同樣對拜仁的緊逼戰術有所助益,至少明顯加深了板凳深度。
同樣意在“逼迫”的兩樁轉會:帶來活力的因子
丹特的轉會曾讓不少批評家覺得這又是一樁所謂“拜仁式轉會”,即純粹為了削弱對手而去買掉對手的核心球員。筆者愚見,哪怕不去考慮轉會前球隊的陣容和合約狀況(不少后衛的合約都將到期?),單就丹特截止目前的上場時間和和他的展現出的比賽風格來看,那些“磚家”的話就不甚靠譜。
前幾年的拜仁之于丹特這類的中衛,正如敝站的作者之于時間(--b),求之若渴。德米凱利斯老范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盧西奧在陣型拉得較開時候的補防又不甚理想,范比滕則更是空負一身名氣。布雷諾的轉會倒是一次幾乎將要成功的嘗試:一個技術全面,雙腳均衡,且運動能力極強(縱然小腹略微發福)的中衛,實為著眼未來之舉。
雖然最終他還是欠缺——對于一個后衛來說無比重要——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又特別不走運(官司纏身),但至少,這一轉會表明,拜仁管理層確有注意到球隊這一軟肋。
之后巴德施圖伯被范加爾提拔到一隊,杰羅姆-博阿滕也轉會到拜仁。巴德施圖伯的啟動速度也許比不上博爾特,但比德米凱利斯或者范比滕還是快不少。那若論長距離回追,他可就一點不慢了。這一特點與皮克相似。坊間甚至傳言說,拜仁的內測結果都說巴德施圖伯的沖刺跑全隊前五。當然,傳言嘛,聽聽就好,呵呵(XD)。
不過對于杰羅姆-博阿滕的個人能力,當無爭議。個子高,速度快,運動能力突出。再撤掉范比滕代之以丹特,這版中衛拼圖便趨于完整。丹特可能沒到博阿滕的檔次,但以他的身高條件和長距離沖刺的速度來說,至少在德甲中也算數一數二了。
依仗自己的速度,他們既擴大了防守覆蓋的區域又能有效防范對手的防守反擊。同時憑借他們球商,極強的運動和一對一的能力他們甚至總能在對抗中占據主動。下面我們就來看一個例子:

對陣杜塞爾多夫,68分10秒
杜塞爾多夫在反擊中試圖將球往中鋒腳下傳。拉姆緊盯自己的對位球員的同時小心的擋住了內線傳球的路線。古斯塔沃則盯住了對方中路前來接應的一名中場,托馬斯-穆勒在積極回防的同時也聰明的將對位球員一直置于自己的盯人區域內,這樣就從根本上斷絕了中鋒做墻接球再直接回敲給插上隊友的可能性。在博阿滕盯住對方中鋒并向強側移動時,施魏因施泰格適時的補位堵住了本方中路露出的空檔。而這時,博阿滕憑借嚴密的盯人和良好的預判,甚至搶在對方中鋒之前便將球斷下,直接化解了杜塞的這次進攻。
在下面這個場景里同樣可以看見這類堅決的上搶——只不過不是在本方半場,而是在對方半場的緊逼。

對陣美因茨,48分55秒
從圖中易見,拜仁在對陣托馬斯-圖赫爾的美因茨時陣型壓的非常靠上。拉姆在進攻中已深入到對方半場將陣型盡可能拉開,托馬斯-穆勒則已(和曼祖季奇換位,譯注)插到中路。在獲得球權后,美因茨試圖以一記直傳打開拜仁上壓的陣型的缺口。拜仁這時所有的中場球員,加上曼祖季奇甚至還有拉姆全都還在球場前三分之一的區域,后場留下了大片的開闊地帶隨時可能被美因茨打反擊。
只是一般在發動防守反擊時普遍會面臨幾個問題:自己的陣型通常還未拉開,出球空間有限,最適合反擊的時機更是稍縱即逝。相應的,丟球后若能成功有效的就地反搶,就成為打攻勢足球的球隊發動下一次進攻最好的方式,同時也是防范對方防反的天然保險。
而在這一場景中,拜仁對丟球就地反搶的大膽而精確的詮釋,更是讓博阿滕有機會用一個上搶,在對方球員接到球前便直接把球斷掉。拜仁阻斷對方一次防反的同時又能立即就地發動新的進攻——正是博阿滕的適時上搶壓縮掉了對方出球的最后一絲空間。
這場景,恰是拜仁主帥海因克斯對“拜仁式壓迫式防守”極致追求的一個典型。
鏈式防守還是平行站位?
如前所述:丹特和博阿滕都是頭球好,一對一能力強,中長距離奔跑速度快的中衛。那因為拜仁控球時的攻擊陣型對球員間的聯動要求很高,所以海因克斯也盡可能的不打平行站位。拜仁的后衛基本是鏈式防守站位,根據來球方向移動和補位,也經常根據情況切換到盯人防守,但不會嘗試造越位。

對陣杜塞爾多夫,13分02秒
此圖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杜塞爾多夫正準備反擊。而因為巴德施圖伯隨球壓上,拜仁的左路留下一個很大的空檔,巴德施圖伯正在拼命回防。這時拜仁面臨兩個嚴重的問題:
博阿滕如果繼續站在后面,那對方接球隊員就可以輕易拿球轉身,然后舒服的將球傳向拜仁左路的空檔。
而如果丹特冒然上壓試圖造越位,對方情急下一記簡單的長傳或者轉移都有可能造成威脅。造越位總有風險。

所以,兩人根據臨場情況選擇了不同的盯人方式。丹特繼續站在對位球員的身后保護縱深,無意造越位——畢竟當球隊的中衛一對一能力很強時,在距離球門40米開外的地方尋求一對一拼速度應比造越位靠譜些。而這時就不用再強求“壓迫防守的球隊都應盡可能壓縮縱向空間”的原則了。
于是博阿滕再次果斷上搶截下皮球,然后他周圍有5名隊友接應,拜仁得以再次從容控球組織進攻。這樣看來,當時的情況,博阿滕的確一個人(壓上)就夠了。
而通過橫向比較德甲中主要中衛的數據——數據來源Whoscored.com,我們也能窺出拜仁這次回歸鏈式防守的端倪。

每場成功造越位數
丹特截止目前本賽季一共成功參與造越位11次,場均0.6次;博阿滕一共7次,場均0.5次。他們在中衛中排名明顯靠后。只有胡梅爾斯和阿爾瓦羅-多明戈斯的場均造越位數也低于1次。
統計中拜仁的邊衛的排名同樣不靠前。德甲邊后衛的場均造越位數一般在0.4次到0.5次之間。
那為了排除因輪換的邊后衛沒有聯動之類的情況而對造越位成功率產生的影響,這里還有一個各隊主力防線的場均造越位成功的統計。

四名后防主力場均造越位數
在這個排名里拜仁輕松“墊底”。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經常打人盯人防守,在此表中排名同樣靠后菲爾特和奧格斯堡,都是目前積分榜下游的球隊。此外,除拜仁外其他三支場均造越位數不到2的球隊,都位列失球數前六之中。
由此看來,失球數和造越位不嫻熟之間也許確有一定聯系。一種可能的說法是:防守隊員在造越位時缺乏默契(所以造越位常失敗)造成更多的失球。但這說法用在拜仁身上顯然不正確。那是因為控球率(高)?自己控球時間越多,對手進攻機會自然就越少。可是就算是巴薩,在本賽季西甲場均也有2.1次造越位,明顯高于拜仁。哪怕算整支球隊的場均造越位數而非只是后防主力,拜仁依然以場均1.765明顯“落后”巴薩的2.125次,需要注意的是,拜仁的場均控球時間63%可也“落后”巴薩的69%不少。
從以上數據便明顯能看出,拜仁不光有意識嘗試少造越位,而且已在隊內達成了空前一致,進而貫徹得徹底而成功。
除了在中衛以及中場位置上的球員引進和技戰術的改進,拜仁還有一名新引進的“壓迫型”球員亦值得一提。
意在“壓迫”轉會的延續:逼搶要從前鋒做起
當奧利奇不久前轉投沃爾夫斯堡以后,不少拜仁球迷都倍感惋惜。范加爾時代,他不僅在進攻端通過進球對拜仁在冠軍聯賽上的優異表現和國內聯賽的雙冠王助益良多,也通過在場上的勤奮而不惜體力的奔跑贏得球迷的青睞。
而恰從奧利奇的新東家沃爾夫斯堡轉會而來的同鄉曼祖季奇,也是一名與奧利奇風格相似的球員。曼祖季奇當然沒有奧利奇那么能跑,但在背身拿球,對球門的直接威脅和陣地戰中的選位方面更勝一籌。我們看下面的例子:

對陣漢堡,76分48秒
咋一看,似乎拜仁的壓迫防守站位很混亂。那我們逐個分析:季莫什丘克有照顧到本方中衛身前的開闊地帶,以避免對方打直線讓中鋒做墻回敲給插上隊友的可能性。若季莫什丘克這時候去補阿拉巴有意識的往左拉留下的空檔,那對方一個直線給突前的球員然后回敲,施魏因施泰格和中衛之間的這片開闊地帶就很容易被利用并造成威脅。
在這里,施魏因施泰格實際扮演了通常情況下克羅斯的角色,而里貝里通過和曼祖季奇換位站在了突前的位置。比賽中曼祖季奇已通過多次往邊路的補位和穿插,清楚的扮演著“拉邊/防守型前鋒”的角色。他的球商和運動能力讓拜仁得以在進攻中流暢的輪轉換位,在丟球時又能在對方半場的就地進行緊逼或往邊路補位。他偶爾甚至還會在非輪轉換位的時候,有意拉邊,以給里貝里扯出更大的突破空間。
而在這一場景中,我們很容易看出曼祖季奇在拜仁靈活的壓迫式防守中的貢獻。不止于此,他和阿拉巴在漢堡拿球的后腰分球之前就預判到傳球路線并往邊路靠,籍此布好緊逼陷阱。漢堡果然試圖把球分到右路的空檔,曼祖季奇輕松截下皮球,并立馬組織反擊。
曼祖季奇可不僅是一位善于補位和拉邊的前鋒,在常規的陣地戰逼搶中他一樣能發揮作用。

對陣漢諾威,開場2分18秒
這里值得注意的不光是穆勒和施魏因施泰格如何通過聰明而默契的跑位對拿球隊員直接施壓,曼祖季奇的無球跑動同樣值得一表。
他通過弧線的跑動先是擋住了對方的第二名中衛的接球路線,此外還兼顧著對方后腰的接球路線。而當對方后衛扭頭過來(示意要球),他便立馬對其進行逼搶。馬丁內斯保護中路,里貝里和邊衛保護內線切斷對方往邊路轉移的路線,克羅斯則在曼祖季奇身后協同緊逼。對方拿球的那名后腰這時便如羊入虎口,拜仁能輕易搶下皮球。
而曼祖季奇并不是拜仁陣中唯一跑位靈活的球員。拜仁在對插上助攻的邊后衛的保護上,跑位同樣靈活,當然這和在對方半場的反搶時所運用的戰術也有所不同。
對邊后衛的保護
一般來說,對邊后衛的保護及其延伸通常有兩種,有的球隊會讓后腰去補兩名中衛拉開后中間的空檔,適時形成三中衛,另一些球隊則會讓中衛互相補位,(沒有插上)的邊后衛拖后,而后腰則站住中路。在拜仁的戰術中,對插上助攻的邊后衛身后的空檔進行補位和保護的,通常是中后衛。
以上兩種戰術,各有利弊,在另一篇文中(戳)有簡短闡述。
而這兩種戰術,拜仁更多的時候是根據場上局勢混搭使用。比如上面對陣杜塞爾多夫的場景,又比如下面的一個場景。

對陣斯圖加特,12分06秒
6名拜仁球員擠在前場右路一個狹小的區域中,其中甚至包括了兩名后腰。拉姆插上助攻的時候,施魏因施泰格就心領神會往邊路拉,填補他身后留下的空檔。而如果本隊的中后衛不是博阿滕的話,這樣站位就明顯太靠前了。
拜仁丟球后施魏因施泰格機警的上搶,將斯圖加特試圖往前傳的球中途斷下。斯圖加特的一次反擊反而變成拜仁的一次良機,只可惜之后克羅斯沒把握住——前文就說過,就地反搶是最好的進攻發起方式。
這是一個典型的通過后腰來保護邊后衛以及一名中衛拖后的拜仁式打法。一方面,施魏因施泰格在此展現出良好的位置感,及時的保護意識和基于準確預判的上搶。另一方面,拜仁在這一場景中緊湊的站位也讓施魏因施泰格有機會放心上搶。(上述兩種保護)戰術的混合運用之所以恰當,也是因為籍此可以保證陣型的緊湊。
陣型的緊湊
一個比較特別場景出現在對杜塞爾多夫的比賽中,當時5名拜仁球員在緊逼中都逐漸集中在了自己的中場左路附近。

對陣杜塞爾多夫,63分鐘
一開始穆勒在緊逼中站位居中,而克羅斯則靠右。從這也可以看出拜仁球員在防守中站位的靈活性:不光是曼祖季奇,克羅斯,穆勒,施魏因施泰格和馬丁內斯都能隨時給隊友補位。
杜塞爾多夫大腳開出的球門球剛落在自己的前場右路,拜仁就開始將陣型前壓進行壓迫防守。在杜塞爾多夫將球控住準備進行短傳配合時,比賽便進入了如圖所示的場景,此時,古斯塔沃沒有拖后保護,而選擇隨隊友前壓,保持陣型的緊湊。
同時,穆勒也聰明的堵住了往中路的傳球路線:他并沒有立即上搶對方隊員而是先往前移動,堵死對方后腰接球的路線,然后再從那開始上搶對方拿球隊員。雖然對方的右邊后衛在里貝里的的盯防下還是接到了球,但拜仁這時通過古斯塔沃的前壓而保持陣型緊湊的努力,開始顯現效果:對方邊后衛完全沒有了出球線路,只能將球往逼上來的古斯塔沃身上踢。
值得注意的是,施魏因施泰格,克羅斯和曼祖季奇雖然沒有對對位球員貼身緊逼,但都與其保持(一旦對方拿球)可以隨時上搶的距離。克羅斯的選位甚至讓他同時照顧到了身邊的兩名中場球員,只要其中任何一個拿球,都可以立即對其進行逼搶。這時拜仁可能并不能立刻搶到球,但至少讓杜塞爾多夫不能輕松的組織起進攻。

對陣漢諾威,9分46秒
另外一場比賽中的一個場景。
阿拉巴在保證自己的對位球員仍在自己的盯人范圍內的同時,對拿球隊員進行逼搶,里貝里則從后面進行夾擊。拿球隊員這時已無法轉身,而馬丁內斯擋住了往中路的傳球路線,施魏因施泰格則緊盯住較近的一名中場接應球員,所以這是唯一剩下的選擇便是將球往前直塞——阿拉巴隨之將球擋住邊線。
這個直塞球如果還是過去了,巴德施圖伯也有很大的機會將其截住或至少將對方的這次進攻迫向邊路。丹特和拉姆則保護中路。這種有一定風險的緊湊站位在這個邊路攻防中起到了應有的效果,讓拜仁不再需要被動進行補位或陣型的大范圍移動。而在半場反搶中,我們同樣可以發現這種通過預判和提前移動而形成緊湊陣型的站位方式。
半場防守
慕尼黑版的“克洛普式”緊逼在這個賽季中廣受關注。發揮的好的時候,甚至給一些球迷青出于藍勝于藍之感。那接下來我們便從幾個典型場景中對其加以分析。

對陣杜塞爾多夫,23分35秒
又一次拜仁有多達六名球員分布在對方半場。拜仁在想將球交給中路里貝里的時候將球傳丟,這時一名杜塞爾多夫的球員在中路得球,克羅斯立刻堵住了他往前的傳球線路。不過在他身旁有一名無人盯防的球員。在克羅斯意圖上搶拿球隊員的時候,球傳給了靠邊路的另一名對方中場球員,而上搶的克羅斯身后暴露出了一片空檔。
這時候拉姆的老練和海因克斯的戰術布置開始顯現作用:拉姆并沒有死板的直接往左邊衛的位置上退防,而是先往中路退防對該接球隊員施加壓力。該球員在無法轉身的情況下只能將球橫撥。本來該球是想傳給因克羅斯的壓上而空出的杜塞隊員的,可惜杜塞的問題還沒完:巴斯蒂安-施魏因施泰格,另一名來自拜仁青訓營的同樣機警的球員已通過預判提前向那位空出的球員移動,并順利截下皮球。
他立馬把球交給克羅斯,克羅斯再過渡給拉姆,由其發起進攻。里貝里繼續在中路,穆勒則扯邊增加比賽的寬度,而拉姆開始往中路突進,在禁區前沿橫向帶球尋找機會。拜仁隨即在禁區前沿開始進行漂亮的短傳配合,配以穆勒和里貝里的穿插跑動,為拉姆拉開空檔,這次進攻最終以里貝里在突破時被犯規而中止。
當然不僅在聯賽中,在冠軍聯賽中同樣可以看見拜仁使用半場反搶戰術。

對陣巴倫西亞,57分41秒
在皮薩羅帶球被斷后,對方的拿球者立馬陷入拜仁的就地反搶之中。皮薩羅轉身回搶,克羅斯壓縮出球空間,拉姆切斷對方邊后衛接球的內線。巴倫西亞的拿球隊員無奈只能將球往前踢。
從這里也很容易看出不用后腰去保護邊后衛身后空檔的好處,因為馬丁內斯正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將頗具威脅的直塞直接斷下。拜仁這一次又有7名球員在前場,并且很好的保持了陣型的緊湊型,從而再次取得控球權。半場反搶不光是丟球以后對球的就地反搶,同樣還需要配以良好的站位以最終達到效果。
既然我們已經說到布陣和站位,那不妨就來談談拜仁的基本陣型中的兩個要點吧。
基本陣型要點一:關于邊鋒的任務和縱深緊湊性
拜仁的邊鋒,在防守陣型中比較特別——除了在回防時長距離的跑動和緊逼時與隊友間緊湊的站位,他們時常也會站得靠后些以保證陣型不出現太大空檔。比如與漢堡比賽中的一個場景:

對陣漢堡,56分56秒
右路托馬斯穆勒回防到位正欲上搶對方拿球隊員,弱側的里貝里則站位靠后,以保證自己這邊不出現空檔。施魏因施泰格這時比這兩個邊鋒都站得靠前,以照顧到對方的后腰,馬丁內斯居中保證中衛前方區域的安全。
曼祖季奇和克羅斯這時作為雙前鋒突前站位,不過他們并沒有緊逼對方的中衛,而是稍稍靠后站在同一線上,以保證陣型的緊湊,同時對對方(離球更近)的隊員保持壓迫。這種狀況下對方一般就不得不尋求大腳轉移,而這時就看站位靠后——對于一個邊鋒來說——的里貝里和站位突前——對于一個邊后衛來說——的阿拉巴的了。
阿拉巴并沒有冒然前沖,以致本方中衛陷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需要造越位的窘境,但也沒有死板一定要拖后和中衛保持一直線。而里貝里更有機會直接截下轉移球并馬上由守轉攻——這時對方邊衛身后的大片開闊地帶特別適合他突破,阿拉巴則可以在身后支援。
而在實際的比賽中,漢堡并沒有將球轉移到另一邊,又因為幾秒鐘前回防到位的穆勒已將向前或分邊的傳球路線堵住,對方拿球的邊衛只能回傳。隨后的接球的中衛同樣面臨曼祖季奇的上搶,匆忙中只能大腳將球吊向前場,拉姆候個正著,斷下皮球。
基本陣型要點二:關于克羅斯的角色
拜仁陣型中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托-尼克羅斯的的選位。先發陣容中他的位置是前腰,在拜仁進行緊逼時,他則會作為影子前鋒壓上,將陣型變為442.

對陣巴倫西亞,7分42秒
在對陣巴倫西亞的這一場景中,克羅斯小心謹慎的前壓,兼顧到了對方可能的向前的出球線路和另一側的一名后腰——而施魏因施泰格正對他人盯人。因為皮薩羅盯住了對方另一位中衛,而羅本又埋伏在對方邊衛附近,拿球的中衛情急之下錯誤的選擇了將球往他身前的后腰傳。
可惜不止對這名后腰人盯人跟隨已久的馬丁內斯正守株待兔,克羅斯更是直接擋在了傳球線路上。對手落入圍搶的陷阱,克羅斯順利截下皮球。這時拜仁得到的是一個在對方半場得球,而同時對方陣型洞開的反擊機會。
對手半場反搶時的陣型散開和出球
最后,在我們分析統計數據前,再來看一看拜仁在壓迫成功取得控球權后(面對對手的半場反搶),是怎么跑位和出球的。

對陣美因茨,14分55秒
巴德施圖伯直傳直接找前場的沙奇里的意圖被識破,他轉身立刻回防。同時不斷通過靠內側的跑動干擾美因茨直接給突前前鋒的傳球路線。這個虛晃并非偶然,而是訓練有數有所準備的。雖然巴德施圖伯也許并不確定場上每個人的站位,但他以當時能設想的最危險的傳球線路為準,佯裝向反方向跑動。美因茨隊員果然上當,在美因茨試圖將球直接交給中鋒的時候,球被巴德施圖阻擋變線。
折回的皮球落在古斯塔沃的附近,而他隨即和對方的本來接球隊員一對一搶球。球又彈到前來協助的丹特腳下,隨即再被美因茨隊員捅掉,于是比賽成為了如圖所示的局面。
這時候亮點出現了。古斯塔沃傳給巴德施圖伯,巴德施圖伯意會到這個三角站位,將球直接撥給丹特,丹特又再傳回給古斯塔沃。2秒鐘內連續三腳傳遞,讓美因茨逼搶的兩名隊員連續撲空。古斯塔沃從容轉身,將球傳給中路無人看防的博阿滕。由此,拜仁就從對方其實執行的很不錯的半場反搶中將球倒了出來。
要點總結
基本陣型4231/壓迫防守時變為442
根據場上情況也可能從4231/433變為442,4141,4132或4240
靠近球的邊鋒或克羅斯或者其他中場可以隨時(壓上)變陣為433
克羅斯,穆勒,曼祖季奇,施魏因施泰格和馬丁內斯間靈活的相互換位補位
馬丁內斯,里貝里以及球隊整體構成半場反搶的因子的同時又是破對手反搶的帶動者
丟球后快速回防到位以進行后場壓迫防守,尤以施魏因施泰格和兩邊后衛突出





若形勢允許,亦可隨時停止回放就地開始反搶
球隊整體默契的移動,尤以穆勒,拉姆,馬丁內斯,施魏因施泰格,古斯塔沃和曼祖季奇為佳
個人能力突出的中后衛
后防不作平行站位來造越位,而盡可能多的尋求一對一
中場中路隊員間靈活的換位,比如若前壓路線更短,施魏因施泰格可代替克羅斯客竄前腰
在壓迫防守中作用明顯的曼祖季奇,在回撤或補位(比如里貝里插上進攻后留下的空位)時同樣作用顯著
前鋒在半場反搶中進行極具侵略性的人盯人
馬丁內斯和古斯塔沃在必要時的戰術犯規
保持局部區域陣容的緊湊,如拉姆/穆勒/回撤保護的后腰,而非拉姆/穆勒/“中衛身旁的空檔”
進行斯旺西式的局域壓縮式防守,有時前鋒上壓但不上搶,而邊鋒會相應后撤填補空檔
時常靠邊保護或幫助防守的中前衛施魏因施泰格,并不一味死守中路
對對方邊路空間的阻隔,尤以馬丁內斯為突出
若情勢緊急,兩名中衛適當拉開,后腰回撤形成三中衛防線
回撤進行后場緊逼的邊衛和站位拖后的后腰經常形成2-3站位,隨時準備發動反擊

些許統計
以下將全是“干貨”:即對一些有趣的統計數字以戰術的眼光進行解讀,慎入。
接下來將要分析的數據來自Whoscroed.com,關于德甲上游球隊各自最重要的防守型中場的統計。

防守數據統計
第一張表中是關于各球員搶斷成功次數,阻斷傳球次數等的數值統計。這些絕對數字會和他們的上場時間,所在球隊的控球時間和成功率(亦即刨除犯規等)進行相對化分析。
由此便能得出個人壓迫防守指數的統計。

個人壓迫防守指數
這張壓迫防守指數表顯示,羅曼-諾伊施泰德在個人緊逼方面是沙爾克甚至整個德甲做得最好的。而他的隊友杰梅因-瓊斯和劉易斯-霍特比都未入圍前20,僅落于最后五位。
哈維-馬丁內斯排名第七,巴斯蒂安-施魏因施泰格第18,托尼-克羅斯倒和瓊斯及霍特比一樣位居倒數。
不過(造成拜仁三名中前衛平均排名不算高的)原因可能是,拜仁因為在進攻位置上球員(如施魏因施泰格和克羅斯)積極的緊逼,造成球最后經常落在自己中衛,邊衛和馬丁內斯的腳下。因此我們就有了下面這組統計,各球隊先發中場整體的壓迫防守指數,當然也是通過和每名球員的上場時間和所在球隊的控球時間相對化分析而算出。

所有中場(或者相對位置上球員)的壓迫防守指數
多特蒙德一如既往高居榜首,不過拜仁在此表中已經超越沙爾克。只是,這似乎還沒法解釋拜仁低至個位的失球數。曼努埃爾-諾伊爾真的如此優秀?那杰羅姆-博阿滕和丹特為什么還無法躋身世界級球員之列?答案一定在風中。。。
。。。也還是被我們抓住了。
在Whoscored.com的數據庫中沒有長距離回追,一對一,以及對五五開球的爭搶的統計,但在kickwelt.de中就有,只可惜kickwelt.de又缺少Whoscored.com中的數據。所以我將kickwelt.de中的數據填充進剛才的數據庫中繪出第二張表:

一對一數據統計
在kickwelt.de中的一對一統計中,亦有分球隊排名,拜仁在其中高居榜首,而多特蒙德則低于德甲平均水平。

德甲球隊一對一成功率
熟悉敝網站的讀者都知道,我們對失球統計,緊逼競爭力統計和實際聯賽排名之前,在這里表現出的差異不會就此罷休。
所以我在這當然把一對一總數,成功率和控球率做了相對化分析,得出“一對一指數”統計。這樣每名球員在一對一中總體的表現便更具可比性。
在這一統計中,阿拉巴(場均15.2次一對一,成功率59.2%),馬丁內斯(場均16次一對一,成功率59.2%),施魏因施泰格(場均19次,52.3%),克羅斯(場均16.4,52.7%)和曼祖季奇(場均20.7次,47.6%)都有很高的場均次數和很很低的成功率——所有人場均一對一均超過15次,卻無一人成功率在60%,而丹特(場均13.6次,60.8%),拉姆(場均12.4次,63%),博阿滕(場均個11.7次,65.8%)和巴德施圖伯(場均9.6次,67%)場均一對一全部低于15次,但卻全部保證了超過60%的成功率。
而我下面將嘗試將這一差異在所有中場隊員中做比較。




個人一對一指數
羅曼-諾施塔德諾伊施泰德是一名動腦子而非依仗身體踢球的球員,因此在此表中僅位列中游偏上,排在隊友杰梅因-瓊斯之后。施魏因施泰格居其間,哈維-馬丁內斯則以巨大優勢領先隊友路易斯-古斯塔沃高居榜首。既是隊友又是其競爭對手的古斯塔沃較低的緊逼競爭力似乎和他較高的一對一成功率有所關聯(暗指其相對來說更注重一對一成功率,不輕易冒然上搶)。

與球隊控球率再做相對化分析后得出的各球隊中場整體的一對一指數
而在這一集體數據的統計中,拜仁高居榜首,法蘭克福居其次。
又因單看一對一競爭力也缺乏說服力,我們遂將一對一指數和壓迫防守指數合并分析,得出防守綜合指數統計。

個人防守綜合指數
結果,馬丁內斯力壓諾伊施泰德。斯文-本德和皮爾明-施韋格勒。理所當然的,如果從球員個人來觀察的話,站位越靠后的球員自然分數越高。那從整個球隊的角度來觀察結果又會怎樣?比如以所有三名中前衛的平均數來看?

各球隊中前衛(或位置最接近球員)的防守綜合指數
現在,分析慢慢變得有趣了。拜仁現在排名第一,多特蒙德第二,沙爾克第三,法蘭克福第四。作為最后兩名,落后于目前深陷危機的沙爾克04和奉行進攻和開放打法的法蘭克福,弗萊堡和美因茨其實都是喜歡壓迫防守和尋求一對一的球隊,他們的排名也相對容易解釋:
弗萊堡通常都是在對方剛開始組織進攻時就深入前場進行半場壓迫。他們的邊鋒在逼搶中經常能直接搶下對手意圖分邊的球。因此該隊中場隊員的壓迫防守指數相比沙爾克和法蘭克福來說,略低。
而美因茨在防守中則依仗于對對手整體的半場反搶和尋求盡可能多的一對一機會。同時他們通常會遣上三名后腰,伊萬施茨也經常協助防守,因此其中場整體的平均成功率也會較低。而相反的,在沙爾克04,(三名中前衛)霍特比,瓊斯和諾伊施泰德在緊逼中奔跑都很積極,而(三名邊鋒)阿費萊,法爾范和德拉克斯勒都非逼搶好手。
多特蒙德第二的排名沒有問題——與拜仁一起,兩隊都毫無爭議的擁有德甲最強中場,攻守兼備。
其他?
如此大費周章弄出以上各表后,我仍然忍不住問自己,是否還能從另一個角度去丈量這種在比賽中面對對方控球時的本方球隊的戰術和效果?這時我發現了一些我在做統計分析時所記筆記里的一些額外統計,無需加太多填注,就能說明一些問題,請看<得牌統計>。
誰緊逼執行的好,得牌就該少。當然若是控球率較高,自然也會相對減少得牌幾率。因此,我將犯規后的得牌數與球隊的一對一次數直接關聯起來,因為進行一對一的次數同樣會隨控球率的上升而下降。
這也許不是最有說服力的統計,但在積分榜(當時還)排名前兩位球隊在該比例統計上的遙遙領先,至少和我的個人觀點以及前文所析的防守綜合指數相吻合。

每得一張牌所進行的一對一數
拜仁平均要進行200次以上的一對一才會得到一張牌。是~有人要說拜仁在德甲也有干爹模式。。。還好,多特蒙德在這里也不遜色,否則我也沒辦法從技戰術的角度去澄清啥“干爹模式”了--|||。兩隊在該項數值上優勢尤其突出。
這真的是最完美的統計?未必,也許我們應該在看看一對一和犯規數間的比例。說到做到。

每一次犯規所進行的一對一數
此表中多特蒙德繼續高居前列而拜仁卻落入后半段。一方面有可能因為拜仁本賽季增加了戰術犯規的數量,另一方面如果從絕對次數去看,進攻時進行的一對一應該比防守時的數量多。
所以再來第三個統計,某種程度上可以對第二個統計略作相對化。

造成得牌的犯規在總犯規中的比例
在這一統計中,拜仁和多特蒙德再次領先。拜仁所有犯規中僅有5.6%的犯規造成自己得牌。正因為很清楚自己球隊在運用戰術犯規時頗為聰明和有效,海因克斯才會對其如此倚重。這同樣也相對解釋了拜仁在造成每一次犯規所進行的一對一統計中排名中游的原因。
最后我們在來看一看拜仁最被忽視的一個競爭力。在冠軍聯賽中,拜仁贏下了67%的空中對抗,冠絕歐洲。在德甲中,同樣居首。

空中對抗成功率
德甲奪冠記錄保持者拜仁以57.8%的空中對抗成功率毫無爭議的排名第一,當然應歸功于中后衛優秀的表現和集體的努力。同樣地,我很愿意將這一數值與壓迫防守指數和控球率做相對性分析,哪怕最后的結果中領先的是斯托克城隊的托尼-普利斯,我也并沒有要將這個分析秘而不宣。
30張圖表,6000余字——不算圖片15頁word文檔啊!(翻譯也很辛苦的好么),再加上各種統計和比賽場景截圖,關于拜仁這賽季在緊逼上的表現,這些足夠說服力了。那各位看官看到這若不是再等更華麗的文字,更復雜的建模和更多指數和統計分析的話,是在等什么?自然是結論。
結論
在已過去的上半賽季中,拜仁在無球時的壓迫防守方面的效果有明顯提升。而半場反搶在某些場次或時間執行得尤其出色,攻守也更加均衡,隊員間在場上的交流通暢,這幾年陸續引進的新援們的表現也都不負眾望。當哈維-馬丁內斯并沒有像某些等著看笑話的坊間小報所希望那樣水土不服,而是在防守中逐漸證明自己4千萬的身價物有所值,拜仁便不光靠個人能力,更是憑借球隊整體在防守方面的良好表現,有望沖擊德甲賽季失球記錄。能否成功,就看他們下半賽季如何延續這一勢頭。
拜仁會虎頭蛇尾?我個人很喜歡開賽前對陣多特蒙德的超級杯比賽,youtube上面亦有全場比賽錄像。從那時候起,其實就可以注意到拜仁在壓迫防守上的提升,而這種提升是基于對比賽形勢良好的隨機應變,由此便衍生出本賽季這種注重控球,打法流暢的攻勢足球。
最后關于本賽季的拜仁壓迫防守戰術的表現,我謹引用我所相識之人中,最深諳足球技戰術之道的一位同僚的一句評價作為結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封号投诉|广告服务

Copyright © www.etzqw.com ( 京ICP备2021027623号-1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