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868
- 主题
- 贡献
-
- 金币
- 币
- 精华
- UID
- 979
- 积分
- 3868
- 帖子
- 注册时间
- 2010-9-7
- 阅读权限
- 20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发表于 2016-9-22 19:04
|阅读模式
一夜之间,中超俱乐部兴起了设计海报的风潮,最早开始这么做的还是广州恒大,依据赛事针对性的简短文案辅以貌似酷炫的PS技法,一张海报就出炉了。因为过去几乎没有中超俱乐部这么干过,所以从填补空白的角度,在球迷中还是很受欢迎。
恒大之后,鲁能、申鑫纷纷有样学样,甚至海报风格都相差无几,看上去像是一个设计师做的。还有一点令人不解的是,俱乐部设计的海报一般只存在于网络中,很少通过印刷在赛场内外传播。
为什么大家热衷于设计海报?我的理解是,这是一种成本最低的俱乐部文化建设,只需要一位不算太差的设计师和一台装有设计软件的联网电脑就可以了。
以职业联赛的标准去要求中超,中超无疑是入门级的。所谓入门,就是欠缺传统。所谓传统,则需要时间去堆砌。一件寻常小事,做了100年,便是传统,便是文化。时间,恰恰是中国职业足球最吝啬去支付的昂贵成本。
当前,中超俱乐部的球迷用品开发还仅限于印有LOGO的水杯和雨伞,拿去同欧洲成熟俱乐部对比,还处于原始社会。球迷商品还只是足球文化中商业的那一部分,更进阶的还有一支俱乐部的会员服务、传统活动以及球迷的球场秀等等,比如皇马夺冠后前往丰收女神广场的庆典、拜仁慕尼黑球员身着巴伐利亚民族服饰参加每年的慕尼黑啤酒节,这些都不是能够复制的文化。就算是能复制的文化,看看工体的围巾墙,在中超已经足够震撼,但与威斯特法伦、圣西罗、诺坎普等圣殿级球场的开场主题秀相比,差距还是得以光年计算。
说回中超海报热,尽管有总是比没有好,但总是给人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比如去年的上海申鑫队,联赛首轮对阵上海绿地,主题词“上海德比,从鑫开始”,0比2输掉之后第二轮对阵上海上港,主题词“雄鸡一唱天下白”,然后输了个1比5,第三轮迎战广州富力,主题词“浴火重生”,1比2再输,第四轮了,挑战贵州人和,三连败后估计已经不好意思再用些什么嚣张的词语了,这次主题词是“第十二人”,意指逆境中需要球迷的支持。那如果再输下去呢?我给他们想了几个:“换个活法”、“该醒醒了”、“悬崖勒马”……“明年,我们还会回来的”。
在职业体育日趋商业化的今天,体育比赛不仅仅意味着比分和输赢,球迷更希望从中获得具有娱乐性和愉悦感的享受。当看海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独特的足球海报文化正在逐渐形成。很显然,这样的足球更有内涵。
当然,现在中超各队的海报设计,基本还属于依样画葫芦的阶段,虽然偶尔也有亮点,但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不过,有了这样一种文化,的确为中国足球添了更多乐趣。场上对决,靠的是实力;场外的海报比拼,靠的是文化“软实力”。为什么国外的很多球队,无论成绩好坏都有一批不离不弃的球迷?因为一个成功的俱乐部,成绩固然重要,但球迷的文化建设,才是维系这个俱乐部发展的精神内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