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868
- 主题
- 贡献
-
- 金币
- 币
- 精华
- UID
- 979
- 积分
- 3868
- 帖子
- 注册时间
- 2010-9-7
- 阅读权限
- 20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发表于 2016-9-13 11:59
|阅读模式
昨晚,中国队的第二场世界杯预选赛十二强赛刚刚结束,国足主场逼平了强大的对手伊朗,艰难地拿下了一分。赛后,新华社发表了一篇名为《“懂球帝们”,请与中国队拼到最后》的文章,对整场比赛进行分析的同时,还指出了赛场外的球迷们应理性看待国足,并与球队共同战斗。
新华社全文如下:
第一个主场,坐镇意义特殊的“福地”沈阳,所有热爱中国足球的人,都希望能看到一场敢于进攻的攻势足球,击败一次曾带给过我们“金州惨败”的伊朗队。但是从实力上来说,即便将战术用到极致,真能逆袭对手吗?从我赛后采访的各方声音看,一分或许是大家能拼出的最好结果,而那些研究技战术已到“民间高手”水准的“懂球帝们”,也需要对主教练这一“高危职业”以及他麾下拼到极致的国足将士们给予理性的评判和支持,并应该为我们实力暂不能够到的世界杯出线权,与国足并肩战斗到最后。
赛前预测中,我不希望国足延续对阵韩国的三中卫体系,因为现有球员的条件和特点,在我看来并不适应。还记得两个多月前的欧锦赛上,由于一直关注意大利队,我曾对这一套为了抑制西班牙传控足球而生的“意式”防守体系有过关注。这套战法的精髓在于,三个中卫需要有高度的默契和位置适应感,并要有极强的协防互补意识,谁上抢,谁拖后,如何最小化三人之间容易被对手渗透的“缝隙”,都需要有大赛经验的不断累积和磨砺。而且,配合三中卫的两翼防守,更是要配备适合现代足球理念的“全能型边卫”,他们的技术和体能必须要能满足由守到攻——532到352阵型间的转化,才能发挥这套战法以弱胜强的威力。
但是,国足对这套战术在12强赛的第二次尝试,显然只起到立足防守的一半效果。他们虽基本抵挡住了伊朗队以右路为主的攻势,但中卫间的默契度依然不够,比如门将曾诚的出击受伤,就是由于一名中卫拖后,没有同伴的协防,被伊朗队的反击渗透抓住了空当。同时,赵明剑和任航在两翼基本都以防守为主,使得边路攻势大大削弱。从国内体育数据运营平台“创冰DATA”提供的数据看,任航全力应对伊朗的右路攻势,进攻端几无抢眼表现;赵明剑虽承担更多助攻任务,但也只有3次突破、2次传中和1次关键传球。
没有了两翼和中路的策应,国足在上半场没有打成一次层层推进的阵地进攻,仅靠一次右路任意球和张玉宁的远射,威胁过客队球门,让人感到踢得没内容。好在下半时,在防守逐渐有了信心的情况下,全队开始敢于进攻,张琳芃的前插传球,创造了最好的一次机会,只可惜武磊未能将球打进。由此对比看,全场整体处于下风的“高家军”,能在不得已而采用的这套战术下取得1分的结果,已属不易。
可以试想,即便回归更为熟悉的4231体系,国足真能击败伊朗吗?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从赛后中国足协领导到球员们的一致反映看,面对亚洲排名第一的伊朗,立足防守,确保不输,已经是我们能在主场所拼出的理想结果。虽然听上去有些悲哀,但这或许就是实力差距的不可逆性。从这点来说,中国队这一次无论从目标设定还是管理上,都比球迷们更为理性和客观,这对要持续一年还剩8场球的漫漫征程来说,长远看未必是坏事。赛后,足协执委于洪臣就表示“期望值要客观评判”,1分“已经为后面比赛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而全队的目标还是不变——力争出线。
可以预料,接下来面对必须拿分的场场硬仗,国足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毕竟,我们要跨越的是15年没有世预赛亚洲区最后阶段比赛历练的“鸿沟”,要克服的是中国足球近10年青训荒废和“折腾”的历史顽疾。因此,“懂球帝们”与国足共同的心态,借用我前辈在他评论中所写的四句话最为贴切——往最好的努力,作最坏的打算,一场一场拼,永不放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