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McHale的消息不少了,俺也来凑个热闹吧。不算翻译,只是最近在clutchfans那边逛着看完相关报道和访谈记录以后的大致个人总结。
首先说说火箭今年选帅的过程。火箭一开始的时候用了一张超大的网,基本上过去十年里所有NBA的助理教练都在名单上放着,在这个阶段,我估计莫雷他们曾经很认真的考虑过直接选一个完全没有主教练经历的教练新人 (所以当时专门放过话说他们选帅不打算考虑名气)。在主要是看简历研究背景资料的海选过后, 剩下了十几位初选同志进入第一轮面试阶段。
在这个时候,按莫雷自己的说法,Mchale同学只是进入初选的路人甲之一。
火箭队的第一轮面试可以说相当的夸张。McHale和其他大部分候选人一样,面试一个就是十个小时(McHale的三轮面试时间加起来超过了20个小时)。好在进入这一轮的十几个家伙基本都是篮球工作狂,说起话来不停的那种。为了让面试的家伙们好好吃饭,莫雷在给他们叫了餐以后不得不找借口跑开,免得他们一说起篮球来就嘴巴停不下来。
该阶段某位路人乙创造了一个面试超过14个小时的变态记录。按莫雷的说法,火箭队对这位同学印象相当的深刻,但是后来因为决定新教练还是要找一个以前有过NBA教练经验的同志,所以没有对他进行第二轮面试。
McHale 同学在这轮面试中表现相当不错。按照休斯敦记事报上的用词,“He killed it”,基本是属于完美的等级了。在另一个帖子里很多同学在谈论最后50秒有球权的战术布置的问题,其实是对莫雷当时问题的一个误解:
目前数据分析派在篮球比赛中分析得最有心得,最有把握的细节之一,在终场前的节奏把握分析。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 在距离比赛还有35秒结束,双方打平的时候,是牺牲命中率,在10秒内出手,争取2次进攻机会好?还是保证命中率,最后一投让给对手好?在这个方面,基本上我们已经对大多数状况有了足够多的分析和定论,可以相当有把握的说出哪种节奏选择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更有利。
而莫雷当时就是连续提出了10个(不是2个) 相关的状况,询问McHale他会怎么布置节奏,这个无关具体的战术布置,和是不是巨星单打没有关系,就是纯粹的问:我们是抓紧时间快攻?还是缓下来打命中率?对方持球的时候需不需要犯规?
McHale 同学的回答“清楚,充满自信,而且与数据分析的结果惊人的一致”。这个不是表明他的战术能力有多高超,而是说明他对比赛的节奏感很好,直觉的知道什么时候该块,什么时候该慢。而在这一点上,老A 的直觉和数据分析的结果是一直有差异的。
在休斯敦记事报报道了这个情况以后,莫雷连续的强调了几次:“McHale 在面试中间表现出色。但是任何人(只要事先准备充分)都可以在面试的时候表现出色,我们最后选择McHale的根本原因不在这里”。
McHale被看中的根本原因是,火箭队详细分析了他在森林狼的两段执教经历,然后发现:
1,他执教后的队伍比接手前的队伍打得明显要好
2,他第二次执教时的水平比起第一次执教时有一个显著的提高。他第二次执教中,森林狼的战术明显比他第一次时要清楚, 球队命中率要更好,轮转更合理,比赛的控制更加出色,而且年轻球员的成长也更加明显
在和他以前教过的前队员和前同事谈过以后,火箭队认为这个家伙队员调教年轻球员有足够的心得,而且本身也还是一个有潜力可挖的"年轻"教练。这应该是火箭最后选择他的最大的原因之一。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McHale 在担任教练之后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他会正式的引入一个进攻首席教练和一个防守首席教练(Offensive Coordinator & Defensive Coordinator)。这个分工是目前北美橄榄球联赛(NFL)教练组的标配,但是在NBA基本应该是属于首创(即使是原来助教几乎比球员多的小牛,应该也没有专门正式设置过这两个职位)。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细化分工会有相当的好处。当然,最后这个尝试能不能成功,只有时间才能给我们答案。
其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火箭队下个赛季的目标不是摆烂。当然,如果要有同志说他们说什么都是在装样子,我不信他们不摆烂,那我也没有办法反驳。
最后,McHale 这家伙水平怎么样我们可以等着慢慢看,但是从工作态度上来说,绝对也是个篮球狂。有球迷礼貌性的问他喜不喜欢休斯敦,他可以一直谈到当年和大梦打季后赛印象有多深刻,所以他喜欢休斯敦上去。 |